狗狗溶血病是怎么回事?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溶血性疾病”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类别(当然,临床上我们可以根据贫血的程度和溶血的临床表现将其分为不同亚型)。造成血液不能正常携带氧气和营养物质,以及排除代谢废物而引起组织损伤的病症有很多。例如:红细胞形态结构异常、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先天性红细胞膜缺陷等都会引起溶血性贫血。但是,这些疾病都有一个共同的病理基础——红细胞的膜结构受损,细胞不能正常的摄取氧气和营养,导致细胞内氧化磷酸化受阻,细胞功能下降甚至丧失。如果机体对红细胞的需要量大于补充量,则出现红细胞数量的减少,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贫血”了。而溶血则是贫血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接下来,我们说说溶血病的病因。其实,很多因素都可以导致溶血的发生。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这是由于患者自身抗体的存在,使红细胞表面发生抗原抗体反应,从而被吞噬细胞所破坏,引起贫血。这种类型又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引发急性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抗体多为异体血清型抗体;而慢性者多属同类抗体。
2.非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此类溶血性贫血没有免疫过程的参与。可由多种病因所致,如机械性伤害(产道压迫、手术等)、化学药物的刺激、放射线的照射、寄生虫的摄入等等,均可以使红细胞直接遭到损害,产生溶血。
3.感染性溶血性贫血 由感染引起的溶血性贫血虽然发病率较低,但危害较大。特别是对于新生儿,可以引起严重的后果。引起感染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原虫等,其中以病毒感染较为常见。如CMV、RUV、EB病毒等均可导致溶血性贫血。
4.造血功能障碍导致的溶血性贫血 这也是一种较罕见的溶血性疾病,通常由遗传基因突变引起。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溶血性的病因,那么它的发病机制又是怎样的呢?其实,任何类型的溶血都离不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当细胞受到外来刺激时,细胞膜上会结合一种名为“跨膜传导激活素”的物质,使细胞发生一系列生化反应,最终导致溶血。